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人打李冲元船只的主意_大唐农王
书包网 > 大唐农王 > 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人打李冲元船只的主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人打李冲元船只的主意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本家。

  老夫人最近身体欠佳,府上所有人都因为老夫人身体欠佳而忙作一团。

  思文这个小家伙,原本还挺闹腾的,可在这个时候,到是安静的很,乖乖的陪在老夫人的床榻边,眼中貌似还含着泪水。

  思文这个小家伙,平日里多受到老夫人的疼爱,知道自己的祖母生病了,也知道难过了。

  老夫人躺在床榻上,看着跟前的小家伙道:“我的小思文,祖母没事的。你去玩吧,等你玩好了,祖母的病就好了。”

  “祖母生病,思文不能去玩,思文要陪着祖母。”思文懂事了。

  也是该懂事了,都六七岁了。

  不过,与着当年的婉儿一比,思文可比婉儿懂事太多太多了。

  李冲寂请来的太医诊断离开,来到前厅,“王太医,我母亲如何了?你为何不开个方子啊。”

  李冲寂几兄弟,看着太医从内院出来后,并未急于开方子,到是显得很平静,心中急切。

  “向郡夫人并无大碍,仅是心情欠佳而已。最近长安有些乱像,向郡夫人怕是因为那些事,才使得身体欠佳。向郡夫人只需要好好静养静养,多些欢喜的事,也就好了。至于这方子,到是不必开了,是药三分毒啊。”王太医并未开方子。

  太医这话,到是合理。

  老夫人最近也确实因为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而心情不好。

  心情一不好,这身体就不得劲了。

  太医在诊断过后,并未发现老夫人的身体有什么病,所以才有这样的言论。

  事后,李冲寂兄弟几人把太医送出府外。

  老夫人这一身体欠佳,直接欠了半个来月。

  半个来月下来,府中上上下下就没有安稳过。

  而管家他们,更是担心不已,就怕老夫人如以前一样,一生不起,甚至撒手人寰。

  不过。

  好在老夫人真没有得病,要不然再这么下去,本家上上下下估计都得疯了。

  随着老夫人心情愉悦之下,身体也得劲了。

  再加上天气回温,这更加的显得有气色多了。

  某日。

  老夫人牵着小思文,坐上了马车,往着某里坊的寺庙行去。

  老夫人每隔一段时间,必去那寺庙。

  毕竟。

  那寺庙中,有一位僧人,乃是老夫人的亲人,而且还是兄弟。

  不多时。

  老夫人带着思文,入了寺庙,见到了那位僧人。

  “阿兄。”老夫人一见到那位僧人后,直接一句阿兄。

  僧人回了一个佛礼,“小妹来了,思文也来了。”

  “阿兄,最近长安局势有些混乱,我心中有些担心。”老夫人直言心中一直担心的事。

  僧人轻轻笑着回道:“朝堂上的那位,世人称之为明主,可儿子却是教得不行。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局势再乱,那位也能稳住局势的。”

  “我担心朝中局势一乱,会牵扯到寂儿他们。想必你也知道,皇子夺嫡,最后到是便宜了雉奴。原本,我还以为李恪会成为太子,可没想到,他还是选择了雉奴。”老夫人言道。

  僧人点头道:“那位选择雉奴,怕是是受了长孙的影响吧。毕竟,长孙乃是他的结发妻子,其兄又是朝中大臣,那位必定会选择雉奴的。青雀嘛,人虽聪慧,但牵涉夺嫡一事,那位必定会避嫌的。至于李恪,虽为皇子,只可惜,他的血脉之中有着前朝的杨氏血脉,那位就算是想,想来朝中也会反对的。”

  二人说着朝堂之上的事情。

  而思文也是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二人的对话。

  思文知道。

  眼前的这位僧人,乃是他的舅公。

  思文虽不知道自己的舅公为何是一位僧人,但自己母亲却是早已交待过他,每每见到这位舅公,一定要尊敬。

  朝中。

  朝议正在进行。

  两皇子谋反案子已经结束。

  该杀头的早已杀头,该关押的依然关押。

  至于牵涉在内的人,也被下了监牢。

  等待他们的,要么就是革职,要么就是流放了。

  反到是那位曾经举报自己主子的纥干承基,却是得到了提拔,成为了祐川府折冲都尉。

  并且,还被李世民赐了爵,成了平棘县公。

  一个出卖主子的人,虽被人不耻,但在当下,谁也不敢说他什么,也只能在心里对这样的人不耻了。

  而纥干承基从今往后,身上就打上了李世民嫡系的标签。

  如今的朝堂之上,所议之事也不再是什么谋反一事,而是其他的国事。

  就好比此时。

  房玄龄正在向着李世民说起了一事,“圣上,薛延陀来使,献上珍宝无数,欲请婚。”

  “不准。”李世民一听到请婚一词,立马拒绝。

  请婚一事,在李冲元曾经当朝训斥他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就不再应承任何国家请婚一事。

  连吐蕃国都拒绝了,更何况这个薛延陀。

  虽说。

  薛延陀时而依附大唐,时而叛离,但只要大唐铁骑一出,薛延陀就算是再如何,那也得滚出漠北。

  而那位薛延陀真珠可汗,本就不在李世民的信任名单。

  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下嫁公主给他。

  房玄龄见李世民一口回绝,知道此事不可为,但还是想努力努力,“圣上,我大唐想要解决漠北,必定需要通过和亲之手段,来促使薛延陀不再叛离我大唐。所以,臣肯定和亲。”

  房玄龄再次开启了和亲之言,众文官们纷纷附和,向李世民谏言。

  “圣上,我大唐国力贫弱,每每出兵,必掏空国库。如以和亲之仪,来让薛延陀从此依附于我大唐,此乃是一举数得。我大唐即不用担心薛延陀叛离,也不需要出粮派兵平叛。故,臣认为,梁国公所言甚是。”一文官附和。

  “圣上,臣等附议。”

  “......”

  文官主张和亲,而武将一系的人,却是反对,“我老程坚决反对和亲。就乙失夷男那小儿,一副小人嘴脸,时附时叛,这等人绝对不可信。圣上,只要你发话,臣定当策马平了薛延陀。”

  “就是,一个小人还想请婚,他乙失夷男真当我大唐无人了吗。”

  “......”

  文官主张的,武将一系的人必将反对。

  更何况,还是事关国体,又事关两国之间的问题。

  文官不希望打战,而武将却是希望战争。

  毕竟,武将想通过战争来挣得战功。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他们并不希望战争停止。

  自己虽早已荣登高位了,可自己的子嗣后代却只能享其萌荫。

  反观文官,他们更期望没有战事,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可以好好帮着皇帝治理天下,以此来挣得名声与名望。

  各有所求,各有所需。

  没有对,也没有错,只不过所站的位置不一样罢了。

  文武众臣各持己见,李世民听得有些头疼,“请婚一事,早两年我就曾说过,不准再议。任何国家,任何部族,我大唐女子都不下嫁。”

  李世民一发话,算是对这件事情画上了句号。

  虽说是画上了句号,但文官们依然有些不甘,想要继续谏言。

  但李世民好像知道这些文官要如何似的,直接起了身,双目带着火气似的巡望着众文官们。

  如此一来,众文官们即便是想再谏言,也只得闭上嘴了。

  薛延陀请婚一事,李世民知道,肯定会没完。

  随即,李世民放声道:“我大唐乃中央之国,乃是天下之主,绝不会向他国称臣,纳贡,赔款,割地,和亲。我大唐身为万国之主,该是他们向我大唐进贡。此言,会纳入到我大唐国体之内,从今往后,任何人不得再议和亲一事。否则,必将其定为叛国之罪。”

  嚯。

  李世民到是狠了一把心了。

  这样的话一出,整个朝堂都轰动异常。

  李冲元要是在,非得站出来鼓掌不可,只可惜,李冲元不在,见不到这一幕了。

  李冲元在不在已经不重要了。

  至少,李世民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并且把这样的话要纳入到大唐国体当中去,那从今往后,将不会有人再提和亲一事了。

  当站在后方的李冲寂,听到李世民这一通豪言之后,向着站在自己身旁的两位兄弟投去一道兴奋的目光。

  李冲虚以及李冲玄二人,也纷纷回了一道高兴的眼神。

  当下的李冲寂三兄弟,其官职也早已提了上来了。

  曾经的殿中侍御史,现在已经是御史中丞了。

  虽品级提得不高,也仅仅只是一个正五品上而已。

  至于李冲虚嘛,也因为两位皇子谋反案中,升到了太子司议郎,算是变相的升了官了。

  而李冲玄原本是武侯一校尉,如今也算是变相的升了职,成了亲勋翊卫校尉。

  二人的品级都一样,都是正六品上。

  兄弟几人这官职升得,着实让人有些可怜。

  不过。

  宗氏子弟,升起官来,还真没有那些重臣的子嗣要来得快。

  毕竟,李世民怎么着也会避着嫌的。

  反到是李冲元是一个另类,官职高不说,爵位也已经达到了郡王。

  几兄弟三人,听到李世民的这一席话,就知道李世民的这一席话出自于自己的四弟了。

  自己四弟的话,将要被纳入国体之内,这不得不让兄弟几人高兴不已。

  要就在李冲寂三兄弟高兴之际,礼部一官员却是站了出来向李世民禀道:“禀圣上,高句丽权臣泉苏盖文发动兵变,并且,高句丽联合百济,正攻打新罗,而我朝已遣使劝戒。臣得闻消息,高句丽与百济即不听劝戒,且更是在其国内大肆征兵,欲要灭新罗,此事,还请圣上断裁。”

  礼部官员所说之事,李世民他们早已知晓。

  而今,此人一提出,也是正常不过。

  不过,一个礼部官员提出此事,这到是怪异了。

  不过,只要知道此人曾经是谁的门下,就知道,这事不简单了。

  “诸位爱卿,你们可有何办法让三方罢战。”李世民闻话,回到了宝坐后,发声询问。

  尉迟敬德站了出来道:“圣上,即然高句丽与百济不听劝阻,那就发兵。我就不信了,高句丽和百济这样的小国,也敢不听上国的旨意,”

  “就是,那就发兵,打到他们听话为止。”程咬金也站出来叫道。

  发兵,这是李世民心中早有计划之事。

  前朝三征高句丽而不得,最终还使得前朝崩盘。

  高句丽此国如何,李世民心知肚明。

  而且,李世民在上位之初,就早已有了要打下高句丽这个不听话的小国的计划。

  要不然,他李世民也不至于在各处大肆造船,以备攻伐高句丽。

  朝中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在说着要攻打高句丽,让高句丽以后最后听大唐的话,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无视上国的旨意。

  就连众文官们,也都附和声声。

  从当下的朝堂动向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就是这个国家的主心骨。

  主心骨早已有要灭了高句丽的计划,这些大臣们也早就心知肚明。

  思虑半天后,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即然高句丽与百济不听劝阻,公然违抗我大唐旨意,那我大唐就发兵,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并非像他们所想般的那样,如前朝一样贫弱无用。”

  李世民要准备打高句丽了。

  有了李世民的话,众朝官们心中纷纷在计算攻打高句丽一事需要准备些什么。

  而此时。

  工部一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如攻打高句丽和百济的话,依臣之愚见,必是两方进攻。一陆路,二水路。陆路到是好说,但这水路,我大唐的船只却是少之又少,所以,臣认为,可以向民间征集船只,以备圣上发兵之用。”

  此人的话一出,众朝官们纷纷附和,就连武将也认为此人的意见说得很好。

  “扬州、岭南、即墨、渤海四地船业发达,其船只虽多但船体甚小,乘载小。据臣所闻,李冲元李郡王在苏州建设了一个船厂,其船只大如海上巨舟,乘载量也足够大,臣认为,可以先征召李郡王的船只。”此时,房玄龄在见众朝官们认同那工部官员的话后,第一个站了出来,说要征召李冲元的船只了。

  房玄龄的话一出。

  李冲寂几兄弟顿时紧张了。

  谁都知道,他们的四弟李冲元在西沙岛有一个船厂,而且所造之船甚大,速度又奇快。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bw123.com。书包网手机版:https://m.sbw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