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大势已去中_逆天明末三十年
书包网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大势已去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卷 一统山河 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大势已去中

  吴三辅和吴三凤也策马来到了吴三桂的身边,双方就这么静静对峙,豪格显得很有耐心,他知道,此刻吴三桂的心中正在天人交战,毕竟他是明国的总兵,就这么投降了,一时间心理上接受不了,没关系,他可以等,他可以给吴三桂时间考虑,反正主力部队都已经到了,火炮也已经就位,吴三桂要是答应,那么一切都好说,要是不答应,他就立刻将这些骑兵给收拾了。豪格回头对代善道:“派人将阿玛给吴三桂父子的亲笔信送过去,给他看看。”代善领命,立刻派了一名骑兵送信给吴三桂,吴三桂接过信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虽然他是总兵官,可是如果抛开这个身份不看,吴三桂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在很多大事上并没有太多的处理经验,像今天这种绝境他更是第一次遇到。

  吴三桂心里明白,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他的关宁军可不是当年袁崇焕手上的那一只,战斗力没那么强,跟友军配合作战或者防御作战尚可,可现在已经被十几万敌军围住,对方还有优势火器,自己这里只有血肉之躯抗衡,还有很多士兵受伤,对方也是骑兵,突围绝无可能,还会搭上全家人的性命。可要吴三桂在两军阵前改弦易辙他实在是难以接受。清军骑兵送完了信就退下了,吴三桂定睛一看,竟然是皇太极写给老爹和自己的亲笔信,不用想也知道,皇太极肯定在信中开出了价码,就像是做生意一般,只要自己同意,这生意就算是成了。吴三桂拆开信件看了起来,刚看到第一段,他就猛然瞪大了眼睛,皇太极好大的手笔,竟然开出这样的条件。吴三辅和吴三凤见他脸色不对,也凑上来观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如果他们父子愿意投降,那么目前汉军八旗的旗主位置还有好几个空着的,既然吴襄和吴三桂是父子,那么可以像满洲八旗的代善和岳托那样,二人可以成为汉军两红旗的旗主,最重要的是,皇太极答应,投降之后原有的军队不解散,依然归他们带领,以这些士兵为两红旗的基础。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意味着,吴三桂和吴襄投降了之后依然可以自领一军,而且要知道,他们的军队当中包含大量的骑兵,实力绝非祖大寿等人的步兵可比,换句话说,吴三桂投降就意味着汉军八旗以后肯定是以他为主导,他就是实际上的汉军首领第一人,即便是早先加入的乌真超哈炮营指挥官耿仲明都在他之下,可以说皇太极这个条件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在大明他不过是个宁远总兵,辽东的总兵有好几个,他吴三桂也不算是什么重要人物,可皇太极给他的待遇不一样,除了满洲人之外,就是他吴三桂了,这种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吴三桂知道,清国文官当中有不少汉人,可是对于清国这种新兴的军事集团来说,手上有兵才是最重要的,新关宁军虽然不能说是特别强大的部队,但是在辽东驻军当中是首屈一指,跟关内的军队相比更是碾压他们,难道皇太极不想白得数万骑兵?

  “你们怎么看?”吴三桂咬牙问两位兄弟道。吴三辅和吴三凤对视一眼,吴三辅开口道:“全凭二哥做主。”吴三凤道:“二弟,我们都是一家人,父亲和母亲都在敌军营中,你我都知道,一旦我们抵抗他们是什么下场,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大舅在那边过得也挺好,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皇太极在信中说了,给咱们三倍的军饷,而且不拖欠,这可比朝廷的待遇好啊。”吴三桂看了看兄弟二人,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将士们,自己的家丁卫队几乎是人人带伤,血染征袍,他们都眼巴巴望着自己,还有队伍中的许多军官,他们都是自己的袍泽兄弟,很多人跟着自己在军营内长大,情同手足,吴三桂不能忍心将他们往绝路上送,况且皇太极还给了这么好的待遇。事实上,明廷如今是什么局面,就连一个小老百姓都应该能看清楚,更不要说吴三桂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将领,就连辽饷都不能按时保证,关内的局势应该更加糜烂,如今明廷两面受敌,还有个盘踞在江南的辽国公,朝廷也不敢动他,大厦将倾,如果不为自己谋个出路,日后又该怎么办呢?当然,对吴三桂来说,恐怕投降清军不是最优选择,毕竟清军跟大明是世仇,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吴三桂这么干肯定会千夫所指。可投降流贼他也不愿意,李自成是个什么东西,一个驿卒,难道要让自己这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屈居人下?可要是跟着朝廷一条路走到黑,下场估计也好不了,自己没得选,吴三桂仰天长叹一声,心一横,翻身下马喊道:“吴三桂,吴三桂愿降。”

  “哈哈哈哈!”放肆的笑声从清军阵中传来,豪格根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彼得洛维奇虽然不懂这些东方人的弯弯绕,但是眼见明国的将领投降,自己的小伙子们不用继续拼杀,也是很高兴,至少他们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利益。豪格策动战马,正黄旗马队跟在他的后面前行,他来到了吴三桂的身前,也是翻身下马,一把托起了吴三桂,学着中原汉人的样子对吴三桂道:“将军快快请起,我的将军,犹如猛虎添翼,游鱼入水,将军放心,本太子保证,一定不会亏待了将军。”吴三桂也是顺势起身道:“太子殿下,罪将别无他求,只是身后的弟兄们都跟着我多年,不能亏待了他们。”豪格哈哈大笑道:“小事情,你的部下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每个人五两银子的安家费,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完了,辽东完了。”宁远城中,接到前线战报的洪承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锦州城竟然这么快就丢了,自己寄予厚望的吴襄和吴三桂父子竟然投降了,是,他们投降确实有苦衷,毕竟清军十几万主力大军还携带着罗刹重炮突然发起攻击,确实是措手不及,吴襄守不住锦州城也是情理之中,可是吴三桂是他洪承畴寄予厚望的年轻将领,手握重兵,还有着辽东军最精锐的骑兵队伍,难道他不知道忠君爱国这几个字是什么写的吗?自己在平日的军事会议上强调了多次要精忠报国,吴三桂怎么看也不像是投降之人,即便是清兵以吴襄的性命做了威胁,吴三桂难道不应该拼死一战吗?即便是战死,恐怕也比现在的局面要好吧?吴三桂降清,清军平添了几万兵马,辽东军阵已经不具备坚守的条件,王廷臣和马科的队伍刚到宁远以西二十里的位置,问题是现在麻烦了。

  从地图上看,锦州失陷,吴三桂投降,那么从锦州到宁远城这一线可以说是被清兵清空了,他们的军队将会急速南下进攻宁远,而马科和王廷臣的人是进不得退不得,他们是步兵居多,军队目前集中在小团山一带,距离宁远最近的有规模的城池就是广宁,如果这时候叫他们返回退到广宁,一旦豪格侦知他们的情况,派出骑兵追击,恐怕二人的队伍还来不及退回广宁就在半道被截击了,如果让他们按照原定计划进入宁远,那么豪格肯定会兵围宁远城,将他们一锅端了,一旦宁远完了,马科、王廷臣和自己全完蛋的话,辽东军镇事实上就不复存在了,没了辽东,皇太极大军陈兵山海关,就靠曹变蛟蓟镇的队伍防守山海关,能守得住吗?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从其他地方入关去抄蓟镇的后路,反正这一招皇太极不是没用过,而且炉火纯青。

  洪承畴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吴三桂投降事先没有一点预警,洪承畴也万万想不到吴三桂会降清,这将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和余地,调兵也来不及了,锦州距离宁远很近,清军骑兵转瞬即到,王廷臣和马科没有第二条路,要不就地防御,要不就抢先进宁远城,现在回去来不及了。洪承畴抽出一支令箭,强装镇定对自己的亲卫道:“你去马科和王廷臣那里传令,告诉他们急行军立刻进城,前线局势有重大变化。”亲卫传令去了,洪承畴有气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上,辽东军阵要是完了,后面又该怎么办呢?自己当年临危受命从陕西调来辽东,不希望能成为力挽狂澜的名臣,最起码也想做个守成之臣,可是辽东历任那么多督师,眼看着就要在自己的手上丢了,这种背负巨大历史骂名的感觉压得洪承畴就要喘不过气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bw123.com。书包网手机版:https://m.sbw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