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老师_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
书包网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 > 081老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081老师

  秦砚从来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没有在第一时间为自己辩解,那是因为秦砚很早就已经猜测到肯定有人会以这些问题来攻击他,而他早就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在7月1日,《地球要塞》上映后,秦砚就接了一档访谈节目,只不过这档访谈节目在网络上并没有什么话题度——国家电视台的《艺术之旅》。

  《艺术之旅》是国家电视天前几年推出的谈话类节目,每期邀请一位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与主持人、现场观众一起会议过去的艺术,最后还会上升到人生、世界的高度。

  它可以说是国内最高端的文艺类访谈节目。可就是因为这种高端和艺术,和网络用户群体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网络上鲜少有人讨论、关注《艺术之旅》。

  网络知名度不高但这无法撼动《艺术之旅》的江湖地位。

  别看着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各种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但实际上真正收视率还得看国家电视台。

  尤其是晚上七八点时间段的节目,收视率天然有优势。现在国内最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是《周末大派对》,然而《艺术之旅》的收视率几乎是它的两倍!

  这样夸张的收视率,再加上面向的对象是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士,《艺术之旅》能够明显影响老百姓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

  《艺术之旅》一般只有德高望重的老艺人才能够参加,毕竟要谈论人生哲理,和年轻人也不搭调。

  按理说秦砚成就够了,但是江湖地位还轮不到他,尤其是在更加强调年龄辈分的电视台中。

  秦砚能够参加这档节目,完全是托了最近活动的东风。

  因为这几年《艺术之旅》在国内的收视率越来越低,虽然说还有着中年观众的基本盘,但是始终没有办法吸引新鲜的年轻观众。

  而且《艺术之旅》的播放时间又是在星期六的晚上8:30,这和国内现在各个电视台的综艺形成冲突与竞争。

  看着《艺术之旅》收视率的不断下降,节目的导演负责人也十分的焦虑。

  于是便在最近的一年之中连续出台了好几次“跨代对话”的特殊访谈形式。

  以往《艺术之旅》都是主持人刘晓明和嘉宾进行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访谈。

  而在“跨代对话”中,往往是一个老前辈带着另外一个同领域的年轻后辈,然后聊两代人的不同,聊聊整个行业的历史与发展。

  之前邀请了年轻的歌手、演员,收视率相当不错,节目组尝到了甜头。

  但“跨代对话”又不可能每一期都搞,为了吸引关注、保持神秘性,现在“跨代对话”只有播放的前一天才会公布邀请哪一位年轻文艺工作者。

  而今天所邀请的两位嘉宾嘉宾,特点相当的极端,一个是国内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的李德天老师,而另一个却是时下最为火热的导演秦砚。

  而这一期的主题就是《国内特效史》。

  最近秦砚和《地球要塞》的热度实在太高了,不少观众一早就守在电视机面前,准备观看今天晚上的《艺术之旅》。

  而且特别重要的是,这位李德天老师之前还在媒体上发表过一篇很特殊的文章叫做《特效电影的前世今生》。

  这篇文章同样也是在讨论《地球要塞》的问题,其中讲到了华国特效发展的历史,讲到了华国特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如今。

  包括华国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电视剧,比如“六脉神剑”所释放出来的剑气光芒,武侠电影中“爆炸”、“真气”的特效,“移形换位”等等。

  很多古早的经典特效,其实都是这些老电影工作者的杰作。

  现在谁还不知道最近网上对于秦砚的争议?像《地球要塞》这样极具西方特色的电影,是否应该提倡?

  当然李德天老师的文章中,他只是回顾华国特效产业的发展之路,并没有对秦砚的电影做出任何的评价。

  不过这篇报道却被很多网友拿来批判秦砚:华国辛辛苦苦发展了几十年的特效产业,现在你秦砚拍个《地球要塞》,便把所有的工作外包给西方,你这不是在自毁长城吗?

  所以今天晚上的观众,除就对秦砚抱有好感的影迷们以外,还有大量的对秦砚抱有恶意的关注者。

  他们很希望在这个《艺术之旅》的现场看到老前辈对晚辈的批评。

  当然更多的观众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观众们,只要节目效果好看,他们都不介意。

  在《艺术之旅》开播之前,导播就兴奋地对节目导演说道:“导演,收视率已经过4%了。”

  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4%已经是一个可望而不及的甜文数字。对于《艺术之旅》来说这也是今年的峰值。

  导演知道这一期的剧情有多么爆炸,他说道:“不要急,你等着看吧。”

  “《艺术之旅》,人生之路。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刘晓明。”

  刘晓明是一名特别端庄的中年男子,他用标准的微笑说道:“今天我们邀请了两位很特殊的嘉宾,一位嘉宾是我们华国电影电视特效的创始人,李德天老师。另外一位则是我们新一代导演代表,秦砚导演。”

  《艺术之旅》的现场也有大量的观众,所以在说出了二人的名字之后,现场便开始疯狂鼓掌。

  主持人继续对二人进行介绍。

  “李德天老师曾经编写《国内特效史》,入选国家21世纪大学教材,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甚至被灯塔国多所大学列为参考书目,是一本兼具美学与历史学的书籍……”

  “秦砚导演则是……”

  只要是搞学术的人,都知道《国内特效史》所获得的各种成就代表着什么,只要有这么一部书,留名青史两百年不成问题。

  而这也是李德天一生成就的缩影,因为他就是历史。

  只能说国家电视台就是国家电视台,起码刘晓明介绍两名嘉宾的时候,鼓掌的音量几乎不相上下。

  要知道单论粉丝数量、年轻人了解的程度,明显是秦砚碾压胜利。

  而在场看过《国内特效史》的观众屈指可数,知道李德天成就的同样寥寥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二人的欢呼声还不相上下,起码表达了对于李德天这位老前辈的尊重。

  因为这一次节目的主题是“跨代对话”,所以说秦砚和李德天就坐在两边的沙发上,而刘晓明作为主持人则坐在中间。

  秦砚和李德天所坐的位置就有一种对立的感觉。一左一右,双方见了面也仅仅是点头之交,看起来气氛就不怎么对付。

  在简单的介绍后,刘晓明先是很官方说道:

  “两位都是对于特效电影特别了解的工作者,能不能和大家聊一聊特效电影到底是什么?”

  这个时候屏幕之上先后放了两段特效剪辑,其中有一段由李德天在介绍,他们以前拍摄电影、制作特效所用的各种道具。

  比如说像干冰机的云雾效果、真实炸药的爆炸、塑料制作岩石、血液道具等等。观众们这才明白,原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特效,竟然如此的复杂。

  特效可不仅仅是使用电脑技术,只要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都可以被“影视特效”。

  甚至观众们在看到这些录像的时候,立刻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所看到过的各种电影、电视剧,《西游记》、《天龙八部》、《蜀山传》等等,一一浮上心头。

  李德天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当年做特效是一件相当艰苦的事情。没有那么任何的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全部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解决问题。”

  “有的时候睡觉都在想某一个画面该如何实现,而且还要节省经费。”

  “当年拍电影投资本来就不高,很多时候连演员的工资都没有办法保障,用于道具、特效方面的资金就更少。”

  看到这些的时候,屏幕之前的朱梦薇和王晓敏这一对母女也在感叹国内特效的不容易。

  她们俩看过太多国内的电影、电视剧了,听李德天这么一说,瞬间有了不少了解和感悟。

  介绍完了以前的特效制作后,刘晓明立刻让秦砚进行介绍。

  秦砚也不含糊,讲起特效制作,头头是道。《艺术之旅》又播了一段现代意义上的特效制作,包括绿幕特效、电脑特效、表情捕捉等等。

  而秦砚则会在一旁用冷静客观的声音给大家解释这些特效的特点、技术、价格、前景等等。

  秦砚和李德天的风格明显不同,他会直接的说这些特效如何制作,用到什么样的软件,哪些公司拥有相应的技术。

  如果说李德天的介绍是对包含深情的历史长叹,那么秦砚的介绍则更加像全面详实但是不带主观情绪的教科书。

  刘晓明笑着说了一句:“秦砚导演,现代电影的特效制作特别昂贵对吧?”

  秦砚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的,因为现代电影的演员、剧本都已经相当成熟,电影想要吸引观众的情绪,最直接和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画面上下功夫。这些都是特效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接着秦砚又举列了很多现在意义上的大片,他们的特效是如何制作,又为什么能够吸引观众。

  秦砚没有丝毫的顾忌,直接拿自己最近的电影《地球要塞》举例,当然也会用提到像《黑客帝国》、《哈利波特》、《指环王》这些全球知名的特效电影。

  可是观众听了秦砚的介绍后,多少有些不舒服。

  刚才李德天的介绍能够让观众们回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各种经典影视作品,而在秦砚的例子中,几乎看不到华语电影的存在。

  每个观众都有些不服气:难道华语电影除了你的《地球要塞》,就没有特效方面能够入你眼的作品了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德天和秦砚之间的对立感更加明显,所有人仿佛看见他们两人中间隔着一条名为“时代”的河流,无法理解彼此,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

  刘晓明作为主持人反复还不嫌事儿大,他问了一个很直白的问题:“那李德天老师,你是否了解秦砚他所说的这些的特效制作方式呢?你有什么看法。”

  李德天很坦然的聊了聊摇头,说到:

  “从2000年后,我就没有参与过电影特效的制作了,一直在忙着整理《国内特效史》。”

  “我们当年哪里接触过这些正规的训练,全部靠自己摸索。他说的很多词儿我也仅仅是听说过学习过。现在的特效电影,已经没有我可以做的工作了。”

  言语之间有无尽的落寞,当年无数电影以请到李德天负责特效制作为荣,然而现在李德天已经很久没有活可以做了。

  当然这也是李德天自己的选择,不想在这个圈子赖着脸皮混下去。

  “李德天老师,您在这一行也工作了20多年,这些道具、特效的制作手法,是否有传下来?”

  李德天回答的时候更加落寞,他说道:

  “哎,传承的很不好。年轻人学习电影,谁愿意来当一个特效师、道具制作呢?我以前也在电影学院上课,试图招一两个学生,可是现在的孩子对我们这一行根本就不感兴趣。”

  “没办法,这一行不赚钱啊。”

  “我其实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艺继承下去。当初我看到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他真的特别聪明,学啥都特别快。在我这儿上了一学期的课,就把我的知识学了三、四分,这孩子真的有天赋啊。”

  说道这儿的时候李德天有些亢奋,他是真的喜欢口中的孩子。

  “我很想教他电影道具和特效的制作,但是那个孩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李德天老师您那一套东西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适合现代的电影。”

  “你们可能没有办法想到我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觉得自己几十年的努力,突然被人说得一文不值。”

  李德天的情绪有些亢奋,也更加撼动人心:“可问题是,我知道他说的都是对的。技术发展更不上时代,只能被时代抛弃。”

  《艺术之旅》本来就是一个特别深邃的节目,各种背景配乐应有尽有。李德天说这些话的时候,现场配乐乐队立刻弹起了一段悲哀的钢琴曲。

  好似滚滚长江,不舍昼夜。

  刘晓明立刻开始打圆场:“李德天老师,这个学生说得太过头了。我们可以看到您和国内最初的特效工作者们,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经典作品。这是谁也无法否认。“

  录制厅内的观众自发为李德天鼓掌,他们在刚才的纪录片中看得很清楚,当年国内电影发展,特效工作有多么的困难。

  如果不是李德天老师他们的努力,上个世纪末期就不会有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

  不仅仅是这些现场的观众,就连电视机之前的王晓敏和朱梦薇也有内心也有一些悲伤。

  作为年长者,王晓敏当年看过坝坝电影、黑白电影,她对电影发展更加敏感:

  “我也不懂这些特效东西,但是总觉得我们国家自己发展了这么多年的东西,说断就断的确不太好。唉,真的是让人心痛。“

  而电视之中的秦砚的表情依然没有变化,仿佛对于这一段艰苦的国内电影特效发展历史,没有丝毫的感同身受。

  他只是默默的听着,也不开口安慰李德天老师。这下所有人对于秦砚都有一点点方案。

  就连朱梦薇也觉得秦砚有一点不尊重国内的传统手艺。但是她还是强强行忍住了,没有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吐槽秦砚。

  这个时候李德天总算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让各位见笑了,说起这些往事,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刘晓明见状立刻也把话题抛给了秦砚,准备改变一下现场的氛围:

  “秦砚导演,我们都知道《地球要塞》的投资金额特别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费用都花在了电影的特效上。你能具体讲一讲吗?”

  秦砚点的点头说道:“嗯,这一次《地球要塞》总投资达到7,000万美元,其中有3,500万美元的费用,全部给了光魔公司制作特效。”

  秦砚又进行了一些详细的例子,比如说晶体机器人的镜头,电影的武器道具,表情捕捉等等,这些全部都是钱。

  这些画面和李德天所展示出来的电影特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仅是特效质量,也包括画面背后的价格、产业。

  而对比刚才李德天讲到的特效师工资、产业规模大小,就更加让人唏嘘了。

  整个国家的行业总规模,比不上别人国家一部电影的制作费用。

  说这些数据的时候,秦砚一直没有和李德天有任何的交流。谁都看得出李德天眼中对于这些数字的向往。

  如果,华国也有这样的产业那就好了。

  秦砚和李德天之间距离更遥远了,这一道墙是时间、是科学、是技术、是金钱。

  作为主持人,刘晓明也觉得这样的氛围有些不太对劲。他试图要让秦砚和李德天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他说道:

  “既然如此,秦砚你有没有想过要把这些特效交给我们国内的特效制作团队呢?”

  “我想我们国内的特效制作师们,能够在当年如此的艰苦之下,制作出像《西游记》这样经典的电视剧。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完全可以制作出更加精彩的电影。”

  其实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开始为秦砚紧张。

  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秦砚无论如何也得表现出对于传统、对于历史、对于长者的尊重,总得回答得委婉和得体吧。

  但谁知道秦砚居然直言不讳的说道:“不好意思,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想法。”

  此话一出,四下哑然。

  所有人都明显看到,在秦砚说出他结论的一刻,李德天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李德天好像就是国内传统电影技术工艺一样,它们没有办法去顺应这个时代,便被无情抛弃了。

  而做出抛弃这个行为的,就是秦砚这些的新一代电影人。

  其实很多人都也猜得到秦砚内心的想法。刚才看了两个对比视频,以前国内电影特效也就那样,实在没有办法吸引他们。

  但是秦砚你作为一个晚辈,在访谈节目中,对为国内电影事业做出了重大奉献前辈,能不能尊重一点?

  很多人都为秦砚的发言而感觉到愤怒,甚至有些人已经在电视面前开始对秦砚进行咒骂。

  那些本来就怀揣着各种恶意观看《艺术之旅》的观众们,兴高采烈跑到了电脑面前,开始进行疯狂发帖辱骂秦砚。

  “秦砚导演这个哗众取宠的家伙,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尊重。”

  “我就说这种对于国内传统电影发展缺乏着尊重的人根本不可能是好导演,他就是一个香蕉人。”

  “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抵制去看《地球要塞》。不管《地球要塞》有多么好看,我都不看,因为它不是国内的特效。”

  ……

  不仅仅是电视机前这些观众,似乎连电视机录音录影棚之类的观众们也有一些不爽秦砚的回答,出现了嘈杂的议论之声。

  甚至连主持人也感觉秦砚有点不受他的控制,他立刻挥了挥手,制止现场观众们的愤怒议论。

  “我相信有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困惑和不解,就让我们来挑选几位观众,让秦砚导演解答我们的困惑。”

  刘晓明随机抽了一位坐在前方,表情最为愤慨的年轻男子。

  年轻男子拿到话筒之后,完全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绪,直接说道“秦砚”。

  甚至连导演两个字都不加就直接称呼为“秦砚”,可以看出他对于秦砚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尊敬。

  “我认为你作为一个在国内长大的人,同时也在国内拍电影,你应该用国内的特效团队。你有责任带着国内特效产业发展,而不是像你现在这样全部接受西方的特效技术。你这样是没有任何担当的表现。”

  这名观众说完了感想后,周围有很多观众也跟着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们对于这位男性观众的意见还挺赞成的。

  很多人都觉得秦砚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冷漠,这不符合他们对于一个优秀年轻导演的道德期待。

  然而秦砚丝毫没有任何的生气或者心虚,他居然直接正面回答:

  “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如果要是我使用了国内的特效技术团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来先看看去年国内的最高特效的水平是什么样的。”

  秦砚举例了几个当下国内最出名的特效团队及其作品。

  他所举的例子中,其中并没有谈到《逍遥游》,立刻被现场观众反驳。

  秦砚很直接地说道:《逍遥游》的特效也是由国外的特效公司所制作。

  之前在网上疯狂拿秦砚的《地球要塞》和《逍遥游》进行比较,其目的就是宣传《逍遥游》才是对于华国电影特效的保护,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就有一些耐人寻味了。

  现场的观众对于秦砚所举例的电影完全不熟悉,因为这些电影根本就不出名。

  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毫无了解,但是秦砚举例的电影,都由后期工作者添加相应的图片与视频,让观众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感受。

  原来这就是目前国内特效所制作的电影啊。

  哪怕他们都带上了国产保护的滤镜,但不得不说这些光影效果,大红大紫的配色看起来真的实在太落伍了,甚至连上个世纪90年代的港城电影特效都比不上。

  刚才还义愤填膺的观众们突然心里开始打鼓,开始反思自己一开始的想法。

  但是现场的这位男性观众,可没有看到这些图片和视频,还在坚持自己的看法。

  他和其他现场观众情绪依然很激烈,他觉得电影特效差一点也无所谓,但重要的是这些社会名人要有付出的精神!

  “可问题是像你这样的导演,都不支持国内电影特效产业的发展,那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呢?”

  “我觉得秦砚导演说到底还是只想着自己的电影成绩,而不是在思考国内电影市场的未来。”

  言语之中,秦砚似乎已经被描述成国内特效产业的救世主。

  “那我现在想问一下这位观众,请问我刚才所说的这几部电影在国内都有上映,你听说过它们吗?”

  男性观众沉默了一会儿:“可能是宣传力度不是特别大。也有可能我听过了,但是我忘记了。”

  秦砚点了点头表示了解:“那请问你有去电影院看过这几部电影吗?”

  这下男性观众心中有再多的不服,他也没有办法说假话,只能咬着牙承认:

  “没有。

  秦砚这个时候仿佛就像是录制厅的无冕之王,他的掌控能力毫无保留,完全不需要刘晓明递话,继续说道:

  “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这几部电影,因为它们不够精彩,所以没有人会去看。至于为什么不精彩,因为作为特效电影,它们最依靠特效完全不及格。”

  秦砚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婉转。连刘晓明都几次想插话,给秦砚打圆场,但是秦砚似乎完全不想圆润对待这些问题。

  “如果《地球要塞》使用国内特效公司制作,我想知道有多少人会去电影院看它。”

  每个人都在希望秦砚去为华语电影受贡献,可这些观众有没有为电影做贡献呢?

  如果秦砚一开始就问出这个问题,很多观众都会咬着牙说:自己一定回去支持。

  可问题刚才男性观众的回答还历历在目,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观众会为垃圾电影买票。

  “可你是导演。”这是男观众最后的倔强。

  “我知道家都关心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那有多少张电影票,大家为了支持电影发展而买。而不是喜欢这一部电影,知道这一部电影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呢?”

  这下整个放映厅内真的鸦雀无声,就连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也沉默了。

  人类永远在慷他人之慨,希望社会著名人士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捐款、慈善、无私等等。

  在他们口中只要一个公众人物做不到这些,那么他就是不仁不义之、穷凶极恶的坏人。

  前段时间的秦砚在网上不就是被这么形容的吗?

  当这些问题来到自己面前,扪心自问,多少人曾经贡献过自己的力量?

  男子能够来演播厅,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如果自己强行再说一句“因为你是有钱人,因为你是功成名就的导演”,他明天肯定会被各路网友、现实生活的朋友当做傻子。

  他只能沉默地坐了下来,谁都看得出他还是不服,但是已经没有人考虑他的感受了。

  到现在为止,网上的言论对于秦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实已经弥补了一大半。

  演播室内有些尴尬,刘晓明站出来打圆场,说道:

  “秦砚导演所说的话都是事实。我们拍电影就是为了给更多的人看。而想要吸引观众,就得提高自身质量。”

  “我们必须得承认,西方电影特效技术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秦砚导演的选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其实刘晓明这些话完全是在给秦砚递台阶,只要秦砚接过来,那秦砚刚才咄咄逼人的形象也能得到弥补。

  但秦砚并不想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不容易说到了这个问题,秦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用一种更严厉的语气说道:

  “既然如此,我还想和大家讨论另外一个问题,我哪怕用了国内特效,拍一部纯粹的华国科幻电影,那又有什么用?”

  “在国内它有可能很受欢迎。可一旦放到国际之上去,这样的电影有竞争力吗?海外市场会接受这样纯粹的华语科幻吗?有人会看华国要塞吗?”

  “我们的电影是要和其他国家的电影正面对抗的,在票房市场上,我们就是敌人。”

  “我们不能永远只守着自己眼前的三分两亩地,一辈子就满足于国内的票房市场,我们只能想方设法打入国外”

  “而想要让西方逐渐接受我们的文化,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强行把所有东西塞给他们。”

  “我当初选择拍《地球要塞》,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很好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每一个角色的选择都会有其鲜明的文化符号藏在其中。”

  “其实段潮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华人做事很多时候不会讲那么多的理由,他们会默默把责任肩负在自己肩膀之上,他们受了再多的委屈也不会说出来。”

  “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这种品质到了电影中,就造成了很多观众对于段潮阳这个角色的误解。”

  “还有沈楚楠这个角色为什么会当一个商人,而且还生活在要塞的富人区之中。因为这是‘藏拙’、这是‘大隐隐于市’。”

  秦砚完全没有任何的含蓄,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现场的观众们被秦砚说得无法反驳。

  场面一度有些尴尬,甚至连刘晓明主持人脸上都浮现出了僵硬的笑容,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录制现场,秦砚的话到底给有多么的锐利与强硬。

  电视机的朱梦薇都有些好奇,这样的片段是怎么样通过审核的?

  然而下一刻朱梦薇就知道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惊得她下巴差点脱臼。

  被现场和电视机前所有观众所尊重的李德天老师,在刚才秦砚发言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沉默,很多人都觉得秦砚的多处发言,其实有些针对李德天老师。

  如果说现在观众对秦砚还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觉得秦砚不够尊重长辈,完全无视了李德天这位老前辈的感受。

  但谁知道这个时候李德天突然站出来说了一句:“对,我认为秦砚的观点是对的。”

  这下不仅仅是观众们,就连主持人刘晓明也愣住了。

  “李德天老师。”刘晓明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您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们交流一下吗?”

  李德天的表情很慎重,他点了点头说道:“你们都还记得刚才我所说的那个,在电影道具制作上特别有天赋的年轻人吧。”

  “他当时和我也是这么说的:如果要让西方认可华语电影,那就得让华语电影足够优秀。我们当年可以放下自己的脸面去学习西方的技术,那为什么现在我们反而会变得如此的保守和自负,不愿意去接受西方前沿的特效技术呢?”

  “我搞了一个项目,叫做《国内电影特效技术创新》,这是我们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当然大家也知道我们国家的社科基金项目资金比较少,大概国家拨下来的钱也就20万。”

  这并不是炫耀,而是一个无奈的数字。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20万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巨大。但是对于电影特效而言来说,20万根本什么都算不上。

  《地球要塞》中的一件防护服的成本,算下来就是接近1万元华币。其他的道具、特效,价格更是昂贵到离谱。

  “我能够做什么呢?我就只能选择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写下来,希望能够给以后特效行业一些参考和借鉴,这就是《国内特效史》的雏形。”

  “虽然这个年轻人不肯拜我为师,跟着我学特效制作。但是我在编书的时候,这个年轻人一直给我当免费助手,帮我整理文稿、收集资料。尤其是书中关于西方前沿科学、国内发展方向这一部分的内容,基本都是他写得,我都没舍得改,也没能力去改。“

  “后来出书的时候,我一直很想把他给列为副主编。”

  “这个年轻人最后又拒绝了我,他说:李德天老师,我只是收集一点资料。我当年这段历史完全没有参与,完全任何贡献,你让我在副主编这个位置上待着,就是把我放在火上烤。还是别折煞我了。”

  “当年他还是一个学生,如果他能够成为这本书的副主编,学校奖学金、荣誉什么都有,甚至保研、读博、留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件事,我只能在这本书扉页上感谢他。”

  听到这儿的时候,观众们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什么,目光都望向秦砚。

  可是秦砚表情依然没有变化。应该和他没有关系吧,否则不会是这个表情吧。观众自我安慰道。

  “后来这位年轻小伙子他跑去拍电影了,和他当初的豪言壮志一样,而且做得相当成功。”

  “他赚了挺多钱,每年都会资助我在学校的项目,这几年陆陆续续也500万了。”

  “我给他说不要继续给钱了,这些资金我根本用不完。没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愿意来我这学技术,更不要说以特效师为职业目标。”

  “他其实挺忙的,我们一年也就见个面、吃顿饭。从前年开始便一直给我说,李德天老师我想拍一部电影,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国内特效电影。”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要是让国内特效公司来负责这部电影,我怎么样和国外的同行去竞争呢?”

  “我不甘心,我想要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电影一较高下,我想证明华语电影不比他们弱。可我又得用其他国家的电影技术,这还是纯粹的华语电影吗?他也很犹豫。”

  “当时我就给这位年轻人说,如果你要拍电影那就拍出最好的电影。无论你用哪个国家的技术,你只要能够让人知道这是我们华国人拍的电影,我就觉得你最厉害。”

  “后来还真的干了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他还是义无反顾去了。”

  “拍电影的时候,他让我去帮他掌掌眼。我哪有这个资格?其实我也想去学习前沿的特效技术,可是人老了,脑子跟不上了,学东西太慢了。”

  “然而我不甘心,我就跟着他拍电影,把这些东西全部用文字、图片记录下来。”

  “我一直在想我没有办法亲自制作特效电影了,但我要把这些知识、这段经历带回我们自己的国家,把它交给我们国内的年轻人。”

  “想要发展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不是口号上说几句就可以的。你必须得让年轻人看到这一行有钱可以赚,让他们感觉到未来是有希望的,有发展空间的。”

  其实说到这儿的时候,所有人心里都升起了明悟,只不过他们不敢相信这个答案而已。

  “所以说啊,秦砚,当年你没有跟我学特效这件事情是对的。你去年找灯塔国家的光魔公司,用西方的电影技术特效拍《地球要塞》也是对的。”

  “没有你当年的坚持,恐怕我们华语影坛不知道还得等多少年,才能够拍出这样一部征服西方海外市场的电影。”

  “也是有了你的坚持,我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做点什么。”

  李德天说这些话的时候,声色动容、字字泣血,因为他是真的从国内电影衣衫褴褛的年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所有的观众都沉默了,他们现在谁还有资格去指责秦砚呢?

  李德天望向秦砚,这是两人今晚节目之中的第一次对视。

  二人之间,哪里还有什么看不到的河流和墙壁。

  李德天老师眼中满满都是护犊子的情绪。

  秦砚的表情依旧那样沉稳、严肃,但观众们却读出了秦砚对于李德天的尊重,对于那段国内特效产业发展历史的尊重。

  ※※※※※※※※※※※※※※※※※※※※

  【文中观点,不代表作者观点】

  特效方面的问题有点夸大,但是特效、道具的薄弱,的确存在。

  老秦在学校的确挺忙的,就真的是拼命三郎。不然室友们也不会如此尊重老秦。

  我还是相信天道酬勤,如果不是小北杨,老秦真的会写剧本写到住院。

  所以老秦取得再大成就,在我看来都是应该的。

  【555,大家别养肥。这样作者的数据会特别差的。求求啦!每天都订阅吧!】

  喜欢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请大家收藏: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bw123.com。书包网手机版:https://m.sbw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