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郭朝旺的烦心事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书包网 >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 第252章 郭朝旺的烦心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2章 郭朝旺的烦心事

  第252章郭朝旺的烦心事

  有王秋生父子帮忙,接下来王满银轻松了许多,不用再一天到晚连轴转。

  农村藏不住事儿。

  很快,又有村里人找上门,话里话外意思很明显,也想打听着过来挣几毛钱。

  王满银没有直接拒绝,只是告诉对方暂时不需要人手,等以后再说。

  现在县城五香瓜子的消耗量短暂处于稳定状态,每天大概能卖出一百多斤的样子,有王秋生父子俩帮忙已经够了。

  至于把生意扩展到周边其他县城的事儿,他感觉时机尚不成熟,打算等一段再考虑。

  还是那句话,安全最重要。

  宁肯稳稳当当慢走,也不能加快步子跑。

  另外随着路子摸熟,王满银每次去县城都要带几百斤的货,足够那些商贩销售几天。

  如此一来,自己也省出不少时间,不用天天坐车折腾。

  趁着上午没事,他开始继续平整自家场畔。

  开春的时候,王满银在场畔边沿陡坡上扦插了很多马茹子枝条,又撒下不少草籽,之后还用空间水浇灌。

  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场畔已经被一道绿色的屏障包围起来。其中夹杂着点点粉红、雪白、淡黄的花朵,上边蜂飞蝶舞,充满了热闹气息。

  靠着猪圈的位置,王满银开辟出一块菜地,里边各种蔬菜长势很旺,倒让他家吃菜省事许多,不用每次再往自留地里跑。

  另一个角落里,他还用荆条扦插编织成篱笆,里边围着十多只刚孵化不久的小鸡仔和野鸭苗。

  鸡蛋是自家母鸡所产,野鸭蛋则来自空间。

  当然,王满银对外说辞是大黄从东山峁灌木丛中发现的。

  经过这些年,村里人早已经习惯大黄的种种神奇。所以除了夸一句运气好外,没有哪个会怀疑的。

  其实不单大黄,连两只猫咪也是羡慕的对象。

  猫咪抓只小鸟很正常,别人家饲养的也会,偶尔爬墙头树枝上捉只麻雀斑鸠啥的,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但能够捕猎野鸡的猫咪很少见了……王满银家饲养的两只就有这样能力。

  只是两个家伙更乐意晚上出门捕猎,所以它们知名度远逊于大黄。

  村里人看到王满银大量养鸡养鸭,有胆大的立刻跟着照做。见王满囤等人没有出面制止,给母鸡孵蛋的人家越来越多了。

  这段时间王满银去村里转悠,经常能够看到有母鸡领着一群小鸡仔啾啾叫着刨食。

  这样的生活气息,是过去近十年内很少看到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满银时刻注意着报纸上的各种信息。

  这个时代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很少,报纸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在有心人眼里,可以凭借短短一篇文章解读出很多东西。

  比如《黄原报》上刊登了田福军主任的讲话,其中大篇幅讲到农业工作。

  王满银立刻意识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包产到户大潮终于要到来了。

  晚上,等王秋生和毛蛋干完活打算离开时,王满银把两人叫住,询问他家是否愿意接手代销点。

  听了这话,王秋生父子俩自然很惊讶,赶紧问为啥。

  虽然集市上已经放开,但代销点也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村里人都知道,王满银和供销社郭主任一家关系很好,所以才能连开十多年代销点。

  这样的好差事,不知道有多少人背地里羡慕。

  怎么冷不丁的,王满银不打算开代销点了。

  “秋生哥,你们看到我家现在的情况,每天睁开眼就忙的不沾脚,隔三差五还要往县城里跑,代销点实在招呼不过来。村里人有时候来买东西,也要来回跑空趟,所以就想把代销点让出去……你回去和嫂子商量一下,要愿意的话,我找供销社说,应该问题不大。”

  王满银把之前和岳父说过的话,重新讲述一遍。

  他之所以想要让给王秋生家,一方面因为两家关系亲近。另一方面王秋生父子俩给自己干活这段时间一直实实在在,也舍得下力气。

  有好机会,他当然想着自己人。

  “满银,咋不让你老丈人家开?”王秋生不解的问。

  “我老丈人也会在双水村开代销点,”王满银没有隐瞒。

  “那我回去和婆姨商量一下,”王秋生有些激动的回答。

  王满银相信他们两口子会同意的,只是叮嘱别把事情传出去。

  虽然自己看不上代销点每天几毛一块的利润,但对其他人来说还是很有诱惑的。如果消息在村里传开,估计明天自家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到时候反而是个麻烦。

  不出所料,清晨兰花刚生着火做饭,谢冬梅就过来询问。

  得到肯定答案后,她立刻答应下来。

  今天不用去城里送货,难得休息。

  吃过早饭王满银把兰花和三个孩子送走后,就带着大黄进入山中转悠。到了没人的崖沟里,他先将两只游隼放飞,而后开始进空间里忙乎。

  其实随着艰难的日子过去,市面上各种物资越来越丰富,王满银对空间的依赖程度已经大大降低。

  所以现在空间里庄稼很少,唯一大面积种植的就是小茴香,这是制作五香瓜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至于花椒和八角,王满银没有打算增大种植规模。主要它们是树上长出的,种植后需要多年才能见效益,另外采摘起来太麻烦。

  尤其花椒树上沾满圪刺,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到。

  小茴香则不同,当年能收获种子。而且采集茴香籽很简单,将植株收割后晾干,随便敲打几次就落下来了。

  目前王满银在空间里种植有四五亩,收割一次估计能产出八九百斤小茴香,足够一年的用量。

  差不多忙乎了两个小时,他才停下来歇息。

  在水塘里洗了个澡后,他进入蝎子池查看里边的情况。

  刚步入其中,便看到一只只家伙惊慌失措的逃窜着。十年时间,里边的蝎子捉了一茬又一茬,数量却始终没有减少过。

  现在里边保守估计,还能有上万只。

  将这些蝎子卖掉后,王满银打算下一步尽量缩小规模。

  其实这也是他打算尽早把代销点让出去的一个原因。随着夏季到来,每天卖蝎子的人络绎不绝。

  王满银忙着炒瓜子,根本没时间招呼人家。与其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如早些退位让贤。

  看时间快到中午,他没敢耽搁,赶忙起身返回外边。

  回家时,手里照例拎了一只野兔。

  到家门口,就见三个孩子已经人手一包饼干吃上了。

  他无语的摇了摇头,没有多说啥。

  比起村里其他孩子,自家三个可以说生在福窝里。家里开着代销点,零食啥的基本没有断过。不过这样的好日子马上到头,等代销点让出去后,他们就没这么自在了。

  王满银洗过手,利索将野兔处理干净。先放入开水里除血水捞出,而后往锅里倒入热油和大料,接着一通爆炒,倒入野兔肉……

  做了这么多年红烧野兔,他现在厨艺相当不错。一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般,很有大师傅的风范。

  很快,香味开始在窑洞里蔓延。

  等野兔差不多炖烂,另一个锅里的大米也焖好了。红烧野兔配米饭,一家四口人吃的美太太。

  下午,王满银拿了张蛇皮袋缝合成的铺盖摊在地上,开始仔细挑选葵花籽。

  王秋生跟着炒了十多天瓜子,基本的火候已经掌握。

  所以晚上这父子俩过来时,王满银便让他们直接开工,自己则拎着一只风干野兔,骑车朝石圪节公社走去。

  刚到郭主任家门口,就听屋内传来争吵声。尤其郭婶子,嗓门显得特别大。

  王满银犹豫片刻,最终咳嗽两声,大声喊道:“郭叔,婶子,在家吗?”

  争吵声戛然而止。

  随即,院门被打开。

  一个穿着喇叭裤花衬衫的年轻人从里边走出,尴尬开口道:“王哥,来了!”

  他是郭朝旺家老二,名叫郭卫东,也算王满银看着长大的。这家伙前几年初中毕业后,死活不肯再上高中。

  最早郭朝旺想托关系让儿子读大学。只是每次县里分下来的名额太少,他根本争不过其他人。

  等前年高考恢复,推荐上大学成为历史。

  郭卫东彻底没了机会,就一直在家闲着,隔三差五去县城奶奶家住。不过这家伙虽然有点懒,为人还算本分,在县城胡跑这些年,没听说捅什么篓子。

  “满银来了,快进屋坐!”

  看到他,郭朝旺脸上换上笑容。刘素芳则赶紧拿来茶叶盒倒茶。

  “郭叔,你和婶子因为啥吵架,我在外边就听到了。”两家人十多年的交情,王满银把对方当成长辈,所以问话时没有太多讲究。

  “一点小事儿,不说也罢。”郭朝旺解释一句,跟着转移话题道,“我倒是最近听说了,你做的炒瓜子生意很好呀!”

  “还行,我也是看别人做小买卖,就想着瞎折腾。”

  “你叔才叫瞎折腾……”刘素芳立刻接口。

  看丈夫冲自己瞪眼,她提高声音道,“瞪我干啥,满银又不是外人,有啥不能说的。正好给咱们出出主意!”

  “我和你叔因为东子工作的事儿,都吵好几天了。你知道现在工作很难找……我就想让东子接他爸的班,这老东西死活不愿意退!”

  短短几句话,刘素芳把吵架原因讲清楚。

  随着这两年知青们大规模返城,现在各处工作岗位变得非常紧张。即使以郭朝旺的能力,也很难给儿子找个合适的工作。

  也因此,刘素芳才想着让丈夫提前退休,换儿子接班。

  王满银听后连连摇头道:“郭婶,你这算盘打错了。郭叔是供销社的干部,东子接班只能当普通工人。中间的差别可太大了,能一样吗?”

  现在虽然各方面允许子女接父母的班,但是有条件的,父母必须属于工人才可以。

  如果父母是干部,需要找关系转成工人……这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孩子考虑,忍痛转成工人。

  当然几十年后,大部分这么做的人都后悔了。他们单单退休金少一大截,更别提其他福利待遇。

  另外一点,供销社再过几年就要倒闭。即使郭卫东参加工作,等待他的估计也是下岗。

  这样来回颠倒,实在太不划算。

  顿了顿,王满银又道:“东子工作的事情不着急,可以慢慢等的。在家歇两年,说不定政策又变化了。到时候即使郭叔不退休,找找关系,肯定还能进供销社当工人。”

  说起来,郭卫东有些点背。

  早先管理松懈时,供销社内部规定每家能够安排一个子女当临时工。

  趁这个机会,郭朝旺把自家老大郭卫红安排到县城上班。至于儿子,他原本想找关系争取一个大学推荐名额的,结果没有如愿。

  等回过头,再想让这小子进供销社时,上边开始卡严,甚至有地方已经开始清退临时工。

  所以郭卫东现在变得尴尬起来。除非他老子提前退休,否则根本没办法安排。

  “满银,事情哪有你想的简单,原本我和你郭叔也不着急的。一家两个人挣工资,总能养活这个不成器的。这不前段时间,咱们原西县里有规定,让各单位上报本单位职工子女留城情况,然后安排下乡当知青,插队落户。我们家就东子一个儿子,咋忍心让他受苦……”

  虽然去年上山下乡已经停止,知青已经开始不断返城。

  但各地规定并不一样,很多地方仍然按照原有一套进行,原因就在于现在待业的青年太多了。

  再加上知青回城,造成工作岗位狼多肉少。

  原西县同样如此,不断动员各单位职工子女下乡,县供销社分了不少名额。刘素芳害怕儿子身份一旦确定,就在不能当工人了,所以才会着急上火。

  事实上,直到两年后这样的事情才彻底停止。

  “郭叔,我感觉你们两口子把这事儿看的太严重。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就算下乡应该也是走个过场,管理很松的,并不会真的让他们去生产队参加劳动。郭叔应该看过报纸,现在都在讨论分田到户的事儿……只要分田到户,肯定会发生变化。可以让东子在石圪节公社插队,好歹跟在你们身边身边。”

  “东子要是不想待在农村,可以暂时跟着我干一段时间。”

  听到这里,刘素芳顿时来了兴致:“满银,你让东子跟着你干啥,不会也学炒瓜子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bw123.com。书包网手机版:https://m.sbw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