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放血王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书包网 >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 277、放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277、放血王

  沈擒龙把兵工厂的徐璜智等人的家属从敌占区接到了根据地,这让这些军工专家十分感激。

  徐璜智于是问沈擒龙需要什么,当然是武器了。

  这让沈擒龙想起他刚刚加入八路军时候,到枪械所要上校级别的手枪单打一的时候的情形。

  听说现在八路军的武器制造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

  假如真的是那样,是不是自己可能做点合适的武器了?

  其实,这些八路军的一切部门包括战术,都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为了摸索制造手榴弹炮弹的技术,在延安把眼睛都炸瞎了,可是重庆兵工厂的厂长陈然还在那儿印油印小报。

  晋察冀有一批清华北大来的教授和大学生,可惜已经给当汉奸逮捕了。

  幸好这时以山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又组织了一个八路军流动工作团,集中了一批科学家,一边随部队转移,一边研制武器,被称为“驮在驴背上的兵工厂”。

  全团有一千多人,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从欧洲回国的留学生,有从南洋归来的华侨,有国内高等学府的教授和学生,有大城市工业产业的技术人员,也有根据地土生土长的能工巧匠。

  其中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栋材,英国冶金博士张华清、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的毕业生程明升,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钢铁系的陆达,燕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张芳,北平大学工学院的毕业生郑汉涛、牛治华,云南大学采冶系的李树人,等等。

  他们大多出身在富有家庭,为了抗日救国抛弃舒适的生活,离开优越的环境,不远万里,远渡重洋,从国外或大后方爬山涉水,投奔到经济落后、物质贫乏、生活艰苦的太行山区,从事对敌武器的研究与制造。

  现在沈擒龙听到徐璜智让他提要求,沈擒龙马上说:“其实啊,我早就想说了,能不能帮我做一件合手的武器。”

  徐璜智有点紧张,因为,这时八路军的武器制造还是从各地收罗来的工匠用手工做枪。

  这些手工造的枪尺寸不规则,射击不准,连打几十发子弹,枪管就红了,寿命太低,可靠性差,战斗中时有故障。

  徐璜智自从沈擒龙出去接他们的家属,人虽然在工厂里,可是心早就跟着沈擒龙他们走了。

  他不断地打听沈擒龙的情况,他已经知道了,沈擒龙是一个侦察员,屡立大功,简直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

  徐璜智心想,这样一个英雄,走南闯北的,肯定眼光很高,就这时八路军“兵工厂”,实际是修理所的水平,弄出来的玩意儿人家都看上吗?

  沈擒龙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了徐璜智的心思,他也开始在心里犯嘀咕。

  但是沈擒龙还是把话说了出来,他说:“我是希望能够打一把合手的匕首,你看看我现在用的这把刀。”

  说着,沈擒龙把自己的匕首掏出来,让徐璜智看。

  徐璜智一听沈擒龙是要打匕首,心里的千斤重担一下子扔到了九霄云外。

  要说制造枪支那是高科技的玩意儿,但是,不就打一把刀吗?

  咱可是钳工啊!

  专门摆弄钢铁的!

  说是打刀枪的祖宗是有点吹牛,可是要说帮恩人打一把顺手的匕首,那可是正撞到自己枪口上了。

  徐璜智立刻满足答应:“行,你要什么样的,只要你能说出来,我就能打出来,除非是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的!”

  沈擒龙一听,自己也一下子轻松起来。

  徐璜智一看沈擒龙的刀,立刻哈哈大笑起来:“你这是刀还是锯啊!”

  原来,沈擒龙的匕首早就在多次使用中变得七扭八歪,变形走样了。

  沈擒龙苦笑着说:“我这把匕首,是当时我们村子的铁匠给打的,这还是原来我们队长给设计监工的,要不然,现在你看见的就是一把农村的杀猪刀!”

  徐璜智又是一阵大笑。

  然后他爽快地说:“行,不就是打一把刀吗?我给你打一把最好的!”

  沈擒龙一看既然对方有这样的许诺,那么不趁着这个机会找高手打一把真正能用的武器,可就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于是沈擒龙趁机说:“既然是专门给我打的,那么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打一个特别样式的?”

  徐璜智当然答应。

  沈擒龙于是把自己原来的那把蒙古宝刀的样子,自己要的对飞刀的要求,以及平时自己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全都说了出来。

  最后,沈擒龙说:“能不能打一把又能杀人,又坚固锋利的专门武器?”

  徐璜智一下子傻了。

  他打了这么多年的武器,见识过中国外国的无数枪械和刀具,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沈擒龙这种要求。

  沈擒龙要求的是一把全新的刀,和中国古代的,和以前外国有的,全都不同。

  这种兵器需要特别设计。

  可是,自己应该怎么设计这种武器,才能真正满足沈擒龙的要求呢?

  徐璜智在这边发愁,沈擒龙也知道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来。

  但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还有人在等着沈擒龙,要分配给他新的任务。

  沈擒龙心里很着急。

  所以沈擒龙只好在兵工厂里边到处走,借着参观的机会,排解一下自己的焦急情绪。

  因为沈擒龙帮过整个三所的人的大忙,所以他到那儿都畅通无阻。

  沈擒龙到了一个车间的时候,看到了一支步枪颇具特色,沈擒龙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不由得停下脚步,跟师傅们打听起来。

  原来,这就是刘贵福带来的新枪――“无名式马步枪”,这是让大家研究,提意见,准备完善后为整个八路军配备的制式武器。

  听说这是刘贵福在延安按照运动战和游击战的要求,吸取各种步枪的特长设计和制造的,在工展会上得了奖。

  刘贵福当时认为,汉阳造枪太长而笨重;巩县造比较短;“三八大盖”能防尘、口径小,剑形刺刀拔刀费力,容易弯曲变形;捷克式有侧面折叠式三棱枪刺,这种枪刺拔刀省力,不易弯曲,但零件太多,机构累赘,不大实用。

  结论是:步、马枪结合,加折叠式三棱刺刀。

  这种折叠式三棱刺刀,及其在拼杀中的优越性一下子吸引了沈擒龙的注意力。

  沈擒龙见过日本的“四四式骑枪”,那也是参考意大利步枪上的可折叠枪刺,将35cm长的三棱刺刀安装在枪上。

  沈擒龙看到,高强度的三棱刺刀,平时折叠在枪身下方,肉搏时放开弹键,刺刀便敏捷地扣在枪口前。

  恰在这时,刘贵福走了进来。

  他看到沈擒龙面对着他设计的步枪若有所思,就上前问道:“沈同志,怎么,你觉得这枪有问题?”

  沈擒龙说:“我用的行动用的匕首干了,我想要打造一把适合行动的刀,正不知道做一个什么样式的刀合适。我看见你的枪上用的刺刀很特别,这种刺刀,和其他的刺刀有什么区别和好处呢?”

  刘贵福说:“刘鼎部长特别强调指出,肉搏时,刺刀的操持很是重要,一定要迅速、可靠。为了适应肉搏战的要求,我将三棱刺刀加长,刺刀断面设计成双翅形,外部圆滑,不易碰撞刀刃,刺刀的折叠机构改成门扣自锁式装置,扣动按键,将刺刀甩出,立刻自动牢固地扣在枪口上。”

  说着,刘贵福给沈擒龙演示了一下这种刺刀甩出来的样子。

  然后他说:“三棱形刺刀式方案,多数人都认为不美观、太笨重。但经过反复修改、设计和试验证明,刚度和刺入性都优于剑形,同时重量也轻于剑形。”

  沈擒龙托着刺刀,大叫起来:“对了,我也要做这种刀!”

  于是沈擒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要求在这种刺刀的基础上,制造一种专门为侦察人员执行特殊任务时候使用的刀。

  这个问题刘贵福还没有想过,于是沈擒龙就给他详细讲解起来。

  战场上的战士用的刺刀,是安装在步枪上使用的,这种刺刀需要和枪身结合得很好,要相当结实,要有和枪身结合的各种部件。

  可是沈擒龙需要的是侦察员手持的取代匕首的短刀,这就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和枪身结合的各种部件,但是却要有足够长的握把。

  沈擒龙设计的刀全身都是血槽,极其短小,细长,简直就是一根针。

  沈擒龙解释说:“侦察员如果要用到刀,基本就是在行刺时候使用,那么,首先这种刀的隐蔽性要极高,要便于携带。其次,侦察员不是普通战士,都是受过专门的严格训练的,所以,侦察员只要挑选目标的几个特殊部位刺杀就行了,因此我们用的刀也就不必那么大型化,但是要有足够的杀伤力。”

  刘贵福连连点头。

  从沈擒龙画的图样上来看,这种在三棱刺刀基础上改造的短刀,更加锋利。

  刘贵福的三棱刺刀刺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夹”住刺刀,这样军刺可以从容的从对方体内拔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三棱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三角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这种伤口也无法包扎止合,不好做最初的应急处理,而且伤口里面的组织还在不停的流血。

  更可怕的是,在三棱刺刀扎入人体以后,会通过放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的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体任何部位8厘米左右就可使敌手即刻毕命。

  但是沈擒龙却说,他们要用的这种刀,只要在体表几个部位点击一下就可以刺杀成功,尤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可以用“针尖”插入人体穴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致人于死地。

  不过,刘贵福的步枪上的三棱刺刀是直接安装在枪上的,可以折叠收起,一般不拆下来使用。

  它没有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所以说三棱刺刀除了捅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而沈擒龙的钢刺在接近刀把的地方却是从三面接近两面,其中一边有刀刃,可以大致当成刀子割开一些东西。

  徐璜智听说沈擒龙的刀的样子定下来了,连忙跑来看。

  看到图样,他说:“这个能做。”

  这时八路军使用最多的是从鬼子的铁路上扒下来的钢轨。

  徐璜智马上取来钢材,准备为沈擒龙打造特种军刺。

  刘贵福马上说:“道轨含炭量低,柔韧有余而硬度不足。如果是专门做的刀,不大规模制造,应当好好淬火。”

  这时刘贵福正担心枪管的质量由于淬火技术不过关,他考虑这个问题更多。

  徐璜智马上说:“那我给你用库钢做。”

  库钢,指的是当年清朝八旗兵专用造武器的钢材。

  这种东西,清朝灭亡以后留在仓库里边还很多,就流入了民间,现在已经不再生产了。

  但是满清的库钢锋利却不能耐久。

  刘贵福亲自负责淬火,用几种钢材融合使用。

  一把合格的战刀,在足够锋利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硬度,而刀身也要有合适的强度和韧性。

  这些特点的最佳体现,就是盛传一时的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刀中国大刀的对决。

  日本军刀是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号称强国的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的参战各国中的步兵中唯一使用的算是冷兵器时代的手动的武器的。

  当时日本兵仍然大量使用军刀,而他们使用的军刀,自然是这种赫赫有名的日本刀。

  日本刀刀身很窄,但由于采用精钢作为原料,锻造及淬火的工艺十分精良,因而强度很高;刀刃锋利,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刀鞘及护手的外形精美,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视为珍品。

  而中国军队在与日军多次交战之后,也大力提倡在每个士兵携带手枪和步枪之外,都要配备中国式大刀。

  这种中国传统式大刀,通体由整块钢铁打造,钢质一般;刀身特别是刀头部分较宽,长柄末端有一圆环。

  虽然中国大刀无论在钢质,刀刃,工艺及外形上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中国大刀是根据实战需要而诞生的,钢质和工艺的要求低使得任何一个农村铁匠都能制造。

  在双方大刀的对决中,锋利的日本刀却根本不敢用刀刃劈向中国大刀宽厚的刀身,必须时时躲避刀质极差,刀术上也只会乱砍乱砸的中国不识字的士兵。

  而中国士兵在砍劈时运用大刀自身重量来弥补刀刃的不足,把大刀当棍棒用,居然会砍断精工制造的日本刀,气得日本军官士兵火冲顶梁,三尸神暴跳,却又无可奈何。

  由此可见,一把能够在实战中取胜的军刀,在锋利、硬度、韧性都是要有全面的要求的。

  从材质上来说,刺杀类武器对材质要求不高,只要硬度达到一定水平即可,而劈砍类武器则还需要高韧度,否则一架即断。

  使用不同质地的钢材来制作刀刃和刀身就是将硬且偏脆的刃口和较软但柔韧的刀身结合起来。

  两在高手精诚合作,终于为沈擒龙制造了他要求的特种刺刀。

  这就是中国特种部队防身军刺的雏形。

  沈擒龙握着这把锋利的刺刀,心想,这么锋利的东西,给鬼子扎进去,会是什么感觉?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可是沈擒龙又想,有了这种好刀,自己有了好东西,要是回到部队,让战友看到会怎么样呢?

  沈擒龙也不能让人家说自己小气,不讲义气,于是他求人家再给自己打9把同样的刀。

  沈擒龙也知道人家是用了最好的东西给自己打的刀,其他刀也用这种材料,成本和时间可就高了。

  所以沈擒龙也不强求,用铁轨打的刀也行。

  这样,沈擒龙他们小队的每个战士就都有一把这样的刀了。

  这种刀样子很怪异,沈擒龙可不保证所有人都喜欢。

  那样,他们小队的人不要的,他就可以送给其他小队的人了,这样可以跟其他战友有个交代。

  当然,给李骥的必定也是那种最好的材料了。

  沈擒龙急忙赶回晋察冀军区。

  他走之后不久,1940年7月底,一种中国人在现代历史上自己设计制造的、制式化的新步枪诞生了。

  刘鼎部长因为那天正是八一建军节,就给这种步枪命名为“八一式步枪”。

  据说,刘贵福设计的步枪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战后步枪的演变逐步“轻型化”,经历了马步枪――突击步枪――小口径步枪,这三个阶段。

  “无名式马步枪”的创新,开始了世界步枪进入“轻型化”演变和发展的新历程。

  更有实际意义的是,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始了自己制造大量武器装备部队、快速发展的时代。

  中国特种部队的新时代也开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bw123.com。书包网手机版:https://m.sbw12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